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娱乐

大文化系列报道:贵州大文化系列活动之一

   从文学到戏剧 《剧·汇》来了!

  戏剧是文学作品的一种,文学性是它的天然属性。因此,那些文学性强的剧本,也具有很强的鉴赏价值。  朗读,一向被视为体会语言…

 

  从文学到戏剧  《剧·汇》来了!

 

  戏剧是文学作品的一种,文学性是它的天然属性。因此,那些文学性强的剧本,也具有很强的鉴赏价值。

  朗读,一向被视为体会语言之美的重要途径。当剧本被朗读出来,与听者的耳朵短兵相接,文字因此有了声音的温暖气息,纸上的人物则化身为具体可感的舞台形象。

  剧本朗读作为一种融合艺术形式,正在成为时下年轻人的新宠,更深受戏剧爱好者的欢迎。
 


 

  5月26日,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贵州省戏剧创作中心)主办,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承办的剧本朗读会《剧·汇》将在贵州省博物馆举行。

  初次与观众见面的《剧·汇》,首场朗读会将以“古今中外”为题,遴选了四部经典文学作品——《传习录》《云边小卖部》《红高粱》《三体》中的部分片段,通过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戏剧化表达,向观众展现从文学到戏剧的艺术魅力。
 


 

  用《传习录》代表“古”,作为贵州“四大文化工程”之一,剧本与京剧的碰撞是《剧·汇》对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所作出的探索。

  选择《云边小卖部》代表“今”,是取演出团队所长,希望剧本能够更加贴近当下年轻人的真实生活,符合他们的价值观。

  代表“中”的《红高粱》,可以视为文学作品中戏剧张力的典范。
 


 

  本次主题中的“外”不是外国,而是外太空,所以选择了这部经典且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三体》来探讨人类和宇宙的关系,以及生命永恒的延续。

  另外,此次剧本朗读会的参演者并非专业剧团,而是主要来自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学生们。
 


 

  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曹海玲表示,希望通过院校联动,让《剧·汇》更加接近素人艺术,同时也赋予《剧·汇》更多跨界融合的创意。“希望更多戏剧爱好者,能够通过《剧·汇》这个平台,掀起热爱戏剧文学的氛围,得到愉悦和感悟。”

  “期待更多年轻人到现场观看演出,喜欢这台演出。”此次朗读会的总导演、贵州师范大学副教授徐小雁说。(莫海艺)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showinfo-22-13080-0.html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 Q: 358067079

邮箱:35806707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