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资讯

最美青春“暑”于乡野——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师生耕读乡野行

  夏日悠长,荷花满池。炎炎烈日下的余姚梁弄,每天都有一群师生从早到晚奔波在田间地头、里弄巷间、林下湖畔。他们是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的一群师生“乡行者&rdqu…

  夏日悠长,荷花满池。炎炎烈日下的余姚梁弄,每天都有一群师生从早到晚奔波在田间地头、里弄巷间、林下湖畔。他们是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的一群师生“乡行者”,也是学院在暑期特别筹备的“田野工作坊”的部分成员。与务实勤勉的乡镇干部们的一次次访谈让他们收获满满,与满怀理想的创业青年的一次次畅聊让他们备受鼓舞,与友好热情的孩子们的一次次互动让他们感到满满暖心,与淳朴友善的乡村百姓的一次次相遇让他们感到备受照顾。在已经过去的九天里,深入梁弄全镇多村田野调研、回访新结识的梁弄大小朋友、沉浸在梁弄山水乡野间的土壤和气味中,他们才真正了解中国的乡村与乡野,理解乡民的故事、心愿与困境,才能以自己的微薄力量真正为梁弄乡村与乡民做点什么。

  共绘乡美,承载美好祝愿飞翔

  7月7日周日清晨,一早等候在村委的赵沂锋委员迎来了他的老朋友们。多次的调研与实践服务早已让宁波大学联合学院的师生与明湖村结下深厚情谊。大家分头出发,一支小分队继端午为期五天的调研后,再次环四明湖细致踩点,只为捕捉梁弄蓝天下的最佳景色,在暑假完成梁弄旅游线路设计方案;另一支小分队继续深耕明湖村,与赵委员深度畅聊近三个小时,一起勾画明湖村农文旅的设想与蓝图。下午全员汇合,顶着烈日在明湖村巷弄开展了在村子的第三次墙绘。“向阳而生”“身体健康”“国泰民安”一整面樱桃气球墙满是美好寓意的字眼,更承载着他们对明湖村和梁弄这方乡野的真诚祝福。一笔一划是付出,一字一句是真心。近四个小时高温下的墙绘使得几个同学出现中暑症状,但丝毫没有减退大家的热情。赵委员带女儿全程做好后勤保障,村民也时时驻足点赞。

  深入村巷,调研乡村儿童休闲

  学生们都是城市长大的孩子。在他们的想象中,村里的孩子们拥有逃离补课与压力的自由幸福童年,可以在田间地头山野溪间撒野快活。但这一代的乡村儿童,真是如此吗?在儿童友好战略由城市不断向乡村推进下,了解乡村儿童的日常生活,聆听他们的心声愿望,无疑是关乎当下的城乡公平、乡村发展与儿童权益的重要方面。在村中寻访孩子们的同时,团队成员也访谈父母与村委,逐渐勾勒出一幅当前中国乡村儿童的生活图景。

  采荷汪巷,溯源状元诗墨童年。来到“状元故里”,是寻觅荷花池中“巷里咖饮”的活泼,是探访小卖部里偷买零食的顽皮,是夏日晚风中吹风散步的悠闲。悠悠和瑶瑶每天陪伴妈妈在咖啡店里,在盛夏蝉鸣中看着窗外荷花,或画画、或藏卡、或沙包游戏,像是世外的桃源小天地。这是乡行者团队在汪巷村探寻的第一组孩子,从起初的陌生拘谨到后来的喜欢放松,孩子们开始每天期盼团队成员的到来。她们对人的感情其实很纯粹,需要的只是陪伴、是关心。“姐姐喜欢画画!”姐姐拿起画笔就可以描绘一副自己想象中的美好乡村的图景,里面有喷水蹦床、独木桥和过山车,从初稿到填色,孩子们用了很多的心思来精心完成这一副作品,也对自己的作品感到非常骄傲。直到第七天,团队成员很开心的宣布,终于不懈努力找齐了在村里的7个小朋友。

  寻野横坎,传递薪火与梦童行。横坎头村是浙东革命根据地“红村”,也正在创建儿童友好乡村,村里儿童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横坎头妇女主任傅主席与团队不谋而合。“你们要吃棒冰吗?”从远到近开来一辆“风驰电掣”的小电驴,一个小女孩带着她的一袋子冰激凌驶来,这是初次见面时的快乐分享;“这筐蓝莓送给你们!”这是一个小男孩的质朴纯粹的分享,是乡村亘古常在的热情好客;“再见!”是我们每天离别时说的最后字眼,但其实是他们心中共同期望的再次相见。这些都是团队成员与小朋友们相处的只言片语,却给他们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以真诚换真心,我们之间的情谊在每天的相处中不断叠加。

  五桂古巷,探寻童野岁月留痕。乡行者们步履不停,找寻藏匿古巷的童趣。在等花开艺术课堂,他们与小朋友共绘童年乡村印象。小朋友们用画笔勾勒向往之地,向乡行者们讲述独属于他们的岁月回忆。四明湖畔的风吹草低,杨梅成熟时的漫山红遍是他们关于乡村季节的留念。身临其境于画中无忧无虑的世界,感受返璞归真的怡然自乐。整个活动期间,小朋友们满腔热枕投入绘画中,神采风扬地向乡行者们介绍这些曾经匿藏心里已久的“桃花源”。乡行者们被孩子们的异想天开所打动,更加坚定了他们致力于参与建设儿童友好型乡村的初心。在五桂街坊,乡行者们聆听孩子们对时代的呼声。孩子们在篮球场上挥洒的汗水,这是他们的一生所爱,亦是他们对生活热爱的信念支撑。在网络游戏盛行的时代,他们选择放弃虚无缥缈的网络社交,去拥抱自然,执一事而终一生。盛夏的五桂回响许许多多成年人的童年之声,他们娓娓道来童年轶事,感叹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跳房子,抓迷藏,他们甚是想念在街道中逐渐销声匿迹的孩童声,他们熟悉回家的路,但一种莫名其妙的陌生却油然而生。他们也致力于参与儿童友好乡村的建设,希望找到曾经失去的乡愁与儿时的怀念。寂静的乡村并不是毫无声息,因为依然有那么一群心向自然,怀念过往的人,守候着一颗向往回归自然的心。他们是孩童,用绘画留存自然印象,是村干部,用脚踏实地的政策推进还原逝去的乡野,亦是乡行者,以一腔热血身负儿童友好乡村的使命。

  东溪乡野,风吹城南童心荡漾。在东溪巷里,乡行者用相机记录下那些充满生命力和治愈力的真实瞬间。曲折弄堂里的初识相会,是与他们与小朋友不言而喻的默契,童年纯真泛起他们的如磐初心。乡村孩子的心灵需要他们治愈,精神世界的百废待兴需要他们参与。走街串巷收集遗失的乡土游戏,深入访谈探查孩童的心灵世界,他们让寂静的乡野回归曾日的喧闹。烧烤店女孩在陈年图片中找寻曾经的秘密花园,蛋糕店女孩在积木搭建中畅聊乡野未来构想,乡行者们治愈着乡野里孤独的孩童,也被他们的一举一动所治愈。离别时一声“明天能否再来”是给乡行者们最大的心灵慰籍,孩童们口述行为日志激起他们未珉的童心。他们心怀时代青年踔厉奋发的信念,行走城南东溪村落,在对儿童休闲的深入调研中,找寻到自身岁月珍藏的美好时光。

  趣味科普,耕梦远方未来征途

  在调研中,既有与孩子们一起玩的快乐,也有更多的思考和心忧。每天同学们都会不断从是什么样思考到为什么以及怎么办。为了给孩子们更加正向的引导,把孩子们从小视频和网络游戏中走出来一起玩,也为了回馈调研以来孩子们和村民们给大家的支持,乡行者们基于专业知识,通宵熬夜筹备了两场趣味微科普和送给孩子们的绘本,希望孩子们能够拥有更远大的梦想。

  朝阳东升溪向海,沐光而行伴云彩。7月13日,晨光熹微,宁波大学乡行者们迎着朝霞来到了东溪村村委儿童之家,为小朋友们举办了一场有关垃圾分类、防溺水知识和趣味地理的综合小讲座。奇趣科普,教乐相融。乡行者团队的宁宁姐姐和婷婷姐姐与小朋友们热情互动:她们动情诉说着中国地理的魅力,开拓视野,知识启蒙;她们生动讲解着历年的案例,再次敲响防溺水的警钟;她们认真教导着垃圾分类的规则,重复强调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小朋友们积极举手,热情回应,认真回答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深入思考每一条学习到的新知识,沉浸在地理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畅想。乐中启智,爱中成长。家长们也兴致高涨,他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儿童,定格瞬间,留下小朋友们获得新知灿烂的笑脸。师生的亲切互动,村委的细心周到,家长的全力支持,无不体现着各方对乡村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视与期盼。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本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结束时,小朋友们依依不舍,纷纷举起自己收到的来自团队赠送的小礼物与地理绘本,争先前后与哥哥姐姐们合影。

  蝉鸣盛夏横坎行,追风领航感乡情。夏日热浪翻涌,7月13日下午,乡行者们又来到了横坎头村村委,为孩子们奉上儿童趣味地理微科普的小课堂。课堂上,团队成员向小朋友们介绍祖国的大好河山:从优美地理纪录片到趣味中国手绘地图,从今昔基建对比到各省代表动物、美食,一张张,一页页,妙趣横生,精彩纷呈。负责讲解的团队成员分中国东西南北中各地特色的趣味介绍、城市名称萝卜蹲游戏、知识小竞答等多个模块为小朋友们热情讲解。在课堂结束之后,我们向小朋友们赠送地理主题的儿童绘本并与小朋友们合影留念。团队成员分别带领小朋友们进行地理知识桌游,涉及中国城市地理、美食地理、丝绸之路等多方面主题,意趣横生。随着最后一缕夕阳的温柔告别,一天两场的“儿童趣味地理微科普小课堂”画上了圆满句号。在这趟奇妙旅程中,乡行者见证了小朋友们从好奇到探索,从疑惑到领悟的转变。这不仅仅是一场活动的结束,更是在儿童心中种下了无限可能的种子,更是儿童智慧与梦想启航的新篇章。

  仰望星空 耕读乡野

  在深入梁弄的九天里,乡行者们每日早出晚归、熬夜讨论,劳累之余更多是收获与成长。他们不仅关注乡村里的儿童,也在与乡创青年的交流中思考乡村如何更美好。他们不仅在梁弄奔走,其他成员也同时在嵊州、南浔和安吉开展调研。接下来一部分成员继续驻守梁弄,一部分成员将马不停蹄赶往河北蔚县,关注北方偏远山乡的孩子们与青年们。他们也正是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很多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缩影,是学院青年田野工作坊的努力尝试,是学生人才培养的一个环节。

  短短暑期调研可能无法探寻更深处的乡野,但他们希望能向更多人传播对乡野的热爱与激荡;短短几天可能无法彻底消除对乡野的无知与迷茫,但他们希望能为社会分享在乡野的畅聊与构想;短短几天可能无法改变乡野的现状,但他们希望能为乡村儿童带来追逐梦想与奔赴远方的勇气和毅力。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去乡野,趣乡野,乡行者们穿梭田间,耕读乡野,守护那一方他们爱得深沉的土地。

  文稿:周之楠、林楷翔、范伦瑜

  照片:林楷翔、杨洋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showinfo-2-13812-0.html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 Q: 358067079

邮箱:35806707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